美國100%關稅新政衝擊下的台灣半導體產業展望

作者 ariachiang

2025-08-07

2025 年 8 月 6 日,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宣布,將對所有輸美晶片與半導體產品課徵高達 100% 的關稅,該政策於 8 月 7 日生效。此舉創下近年對半導體產業最大幅度的關稅調整,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出口美國市場產生重大影響。然而,對已在美國設廠或承諾設廠的企業實施免稅待遇,為台灣主要半導體企業如台積電提供了部分緩衝空間。

此次關稅政策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有多方面影響:

  • 台積電積極擴建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,具有免徵關稅的實質利多,已完成4奈米晶圓廠建設並於2024年底量產,藉此避開高達100%稅率的衝擊。
  • 聯電、世界先進等晶圓代工廠則可透過與美國廠商合作或在美建廠等策略,緩解關稅壓力。
  • 政府與業界皆認為,在同等稅率下,台灣半導體憑藉技術競爭力仍具優勢,產業韌性強,並不會因關稅而大規模外移,而是全球布局調整。
  • 2025 年上半年台灣半導體設備出口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 0.12%,部分因中國市場需求下降與產業庫存調整,但 AI 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,仍助長出口維持成長動能。
  • 美國的關稅措施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,促使各家業者評估增設美國生產基地的可行性。

總結來說,川普政府此番重大稅率調整,雖對台灣半導體出口短期造成壓力,但部分免稅條件和台灣產業的強大競爭實力,使業界對未來仍抱持信心。2025 年上半年台灣半導體出口年增達雙位數,創歷史新高,顯示前期拉貨效應明顯。展望後市,業界將持續密切關注美國 232 條款實施細節及全球供應鏈變動,臺灣廠商也將藉由擴大美國生產布局、加強技術領先來應對挑戰,持續穩固全球市場地位。此外,蘋果、輝達等科技巨頭同期宣布增加美國投資,可能帶動台系供應鏈進一步配合轉型,為產業帶來新契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