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

市場日報

View All

2025-10-03

美國9月ISM製造業PMI回升至49.1,但持續收縮

作者 ariachiang

美國 9 月 ISM 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為 49.1,較 8 月的 48.7 上升 0.4 個百分點,創下七個月以來最高,但也連續 7 個月低於 50 的榮枯分水線,顯示製造業依舊處於收縮狀態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PMI 已有所回升,顯示疲弱趨勢略有緩和,但尚未進入擴張區間。 細項數據變化複雜,主要表現如下: 新訂單指數月減 2.5 點至 48.9,較 8 月的 51.4 明顯回落,顯示需求持續疲弱。 生產指數月增 3.2 點至 51.0,首次回到擴張區間,代表製造產出有所增長。 就業指數月增 1.5 點至 45.3,較 8 月的 43.8 改善,但仍持續收縮,反映就業市場壓力。 供應商交貨指數月增 0.7 點至 52.6,顯示供應鏈壓力略有增加。 物價指數月減 1.8 點至 61.9,雖然有所放緩,但成本壓力依舊維持在高位。 出口新訂單指數月減 2.2 點至 43.0,顯示外部需求疲軟。 總體來看,9 月美國製造業雖有輕微回升,生產活動增長成為亮點,但新訂單與就業仍面臨挑戰。短期內,市場依舊受制於需求不足及關稅成本壓力,預計 10 月至 11 月或持續在收縮邊緣徘徊。中期(半年內)展望則取決於全球經濟復甦與政策調整,若需求逐步回升並帶動新訂單,製造業有望進一步改善,否則仍可能受限於供應鏈瓶頸與成本上升壓力。 Read More at Datatrack

2025-10-02

美國8月JOLTS職缺數微幅增加,勞動市場續現降溫跡象

作者 ariachiang

2025 年 8 月美國 JOLTS 職缺數小幅回升至 722.7 萬個,高於市場預期的 718.5 萬個,較 7 月修正後的 721 萬略增,但仍遠低於 2022 年初超過 1,100 萬的高峰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職缺數下降 5.5%,顯示整體勞動市場需求持續弱化。整體來看,招聘活動放緩,辭職減少反映勞工再就業信心不足,而失業人口則已超過職缺數,標誌勞動市場正由「供給受限」轉向「需求受限」。 細項數據表現: 職缺數:8 月 722.7 萬個,較 7 月修正後增加 1.9 萬。 招聘率:下降至 3.2%,創 2024 年 6 月以來最低。 裁員人數:降至 172.5 萬,維持歷史低水準。 辭職人數:降 7.5 萬至 309.1 萬,為 2025 年以來最低。 行業差異:住宿與餐飲職缺小幅增加;建築業職缺大減 11.5 萬;聯邦政府職缺降至 2021 年以來最低。 整體而言,8 月 JOLTS 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市場需求逐漸放緩,招聘疲軟與辭職減少是勞工信心下降的明確信號。短期內(1–2 個月),勞動市場將維持冷卻狀態,失業率可能小幅上升。中期(半年內),隨著聯準會可能進一步降息以刺激經濟,需求或有回升空間,但通膨壓力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是挑戰。政府預算僵局與數據發布延遲亦將增加政策複雜度,短期市場波動可能加劇。 Read More at Datatrack

趨勢洞察

View All

2025-10-14

川普威脅對中加徵100%關稅,立場急轉軟化引市場震盪

作者 ariachiang

美國總統川普於 2025 年 10 月初宣佈,將自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% 關稅,此舉對中美貿易局勢造成震撼,股市隨即反應下跌,標普 500 指數單日跌幅達 2.7%,為今年 4 月以來最大。關稅威脅出台的同時,中國宣布對稀土及戰略礦產出口實施更嚴格管制,精煉稀土市場 90% 由中國控制,令美方供應鏈受重創。隨後川普態度出現軟化,暗示關稅威脅可能不會實施,反映美方在經濟壓力下重新評估戰略方向。 川普稱中國稀土出口管制「非常激進」,計畫自 11 月起加徵 100% 關稅作為回應,涵蓋所有中國商品;中國則限制中重稀土出口,尤其是含 0.1% 中重稀土的第三方出口必須授權追蹤,並將 14 奈米以下晶片及 256 層以上記憶體晶片納入管控,影響整個產業鏈。同時,中國壟斷全球 98.2% 的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及關鍵鋰電池製造設備,若供應中斷,美國高科技領域如軍工與無人機將受重大打擊。市場對此反應迅速,美股期貨在威脅消息後一度反彈,而川普隨後發文強調「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」,副總統范斯亦公開表示願理性談判。 整體而言,川普政府的 100% 關稅威脅在短期內形成強烈市場震盪,但隨著雙方經濟相互依賴性及中國的反制措施顯現出美方負面影響,政策立場迅速調整。短期(1–2 個月)內,市場將持續觀察雙邊經貿談判進展及美國內部政策動向,股市可能維持波動。中期(半年內)來看,若美中雙方願重啟理性對話,局勢或趨穩,否則貿易緊張局勢將延續,且高科技供應鏈重塑可能拉長產業調整周期,壓抑投資信心。

2025-10-13

美國聯準會主席候選名單縮減,市場反應與未來政策展望

作者 ariachiang

近期,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將聯邦儲備局(Fed)主席候選人名單從原本的 11 人縮減至 5 人,顯示決策進程明顯加速。名單涵蓋現任 Fed 高層、前官員及華爾街資深投資人,包括副主席鮑曼、理事沃勒、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、前理事沃什及貝萊德首席固定收益投資官里德。此舉使市場聚焦於未來政策延續與調整方向,特別是在聯準會近期持續釋出寬鬆訊號、且市場預期下月以 98.3% 的機率降息 25 個基點的背景下。鮑威爾主席任期將於 2026 年 5 月屆滿,預計最終提名結果將於明年春季揭曉,成為未來半年政策走向的關鍵觀察點。 候選人背景多元,包含現任官員鮑曼(監管副主席)與沃勒(理事)、前理事沃什,以及行政與投資界的代表哈塞特(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)與里德(貝萊德固定收益 CIO)。市場對降息路徑出現分歧:鴿派如沃勒與哈塞特主張更積極的寬鬆政策,全年降息幅度預期可達 100 個基點以上;鷹派代表沃什則傾向延後降息,強調通膨穩定與維持政策利率於 4% 以上。根據 CME FedWatch,11 月降息 25 個基點的機率超過 90%,12 月再降息的可能性亦高於 60%,反映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將加速寬鬆。另一方面,勞動市場疲軟跡象明顯,9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 55.1,為 5 月以來新低,年減幅達 21.4%。 候選名單的縮減意味聯儲政策轉折進入關鍵階段,市場短期將關注 11 月 FOMC 會議與非農就業數據。短期內(1–2 個月),預期降息帶來的流動性改善可支撐風險資產,但美元弱勢可能增加全球不確定性。中期(約半年內),若鴿派最終出線,降息次數與幅度可能擴大,股市及風險資產有望延續漲勢,但通膨反彈風險升高;若鷹派占優,政策或趨謹慎,美元走強、避險需求升溫,市場波動性也將上升。整體而言,Fed 主席人選將是未來半年金融市場最重要的不確定因素之一,投資人須密切關注其政策理念及立場走向。

2025-10-09

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重押馬斯克xAI新創公司,投資布局高達數十億美元

作者 ariachiang

近期消息顯示,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大幅加碼投資馬斯克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xAI,參與該公司正在進行的超過 20 億美元資金募集中,並計畫投入股權資金以確保 GPU 供應優先權。xAI 計畫利用 NVIDIA 的 GPU 硬體來支持其位於孟菲斯的 Colossus 2 數據中心,該設施今年早先啟用,並已規劃將 GPU 數量擴增至 20 萬個。這是黃仁勳今年以來首次針對新興人工智慧領域的大規模資本投資,展現 NVIDIA 持續深耕 AI 生態的決心。 xAI 本輪資金募集中總額約 20 億美元,包含約 7.5 億美元股權與最高 12.5 億美元債務部分。NVIDIA 擬投入約 2 億美元於股權,藉此確保未來 GPU 供應優先權。此次募資高於原先市場預期,反映出 xAI 對硬體與資金的強勁需求。資金結構中設有特殊目的工具(SPV),該工具將先行購買 NVIDIA GPU,並以租賃方式提供給 xAI,租期五年,債務以硬體資產作為擔保。黃仁勳也公開表示,他對未能投入更多資金於 xAI 感到遺憾,同時看好馬斯克在推動變革性企業方面的能力。 黃仁勳此次大手筆投資不僅是對 xAI 公司未來潛力的肯定,也反映出 NVIDIA 看好以 GPU 驅動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浪潮。在短期內(1–2 個月),此資金注入將加速 xAI 在硬體部署與研發上的成效,提升其市場競爭力。中期半年內,隨著 Colossus 2 規模擴展及 AI 模型訓練需求激增,NVIDIA 的 GPU 銷售及 AI 生態系統地位將進一步鞏固。此外,黃仁勳表示 NVIDIA 正致力成為 AI 生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推手,預期未來將有更多類似投資與策略合作出現,推動產業鏈的 AI 技術突破與商業化應用。

2025-10-08

美國聯邦政府停擺深度剖析:經濟衝擊與未來走向

作者 ariachiang

自 2025 年 10 月 1 日美國聯邦政府停擺以來,約有 80 萬名聯邦公務員被迫休假,另有 70 萬人無薪工作。本次停擺是自 2018 年底以來首次大規模政府停擺,也為川普總統任內第三次類似事件。經濟層面來看,分析師預估每停擺一週,當季 GDP 增長率將下滑 0.1 至 0.2 個百分點。整體停擺規模較 2018 年更大,約 40% 的聯邦員工受到影響,相關政府資料發布亦出現延遲,增加市場不確定性。 約 80 萬聯邦員工休假、70 萬人無薪工作,薪資補發情況尚待確認;仍維持基本運作的單位包括聯邦醫療保險、醫療補助、運輸安全管理局與美國鐵路公司等。部分重要公共服務例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(NIH)、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(CDC)及婦女嬰兒營養補充計畫(WIC)部分或完全停止運作,食品援助計畫、聯邦學前教育、學生貸款發放及國家公園運營也出現削減或關閉。停擺同時增加交通運輸延誤風險,並影響聯邦執法與空管等長期人員的無薪工作狀況。 此次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對經濟及市場帶來顯著不確定性,短期內經濟成長受阻,數據發布延遲增加判斷難度。市場短期預期可能出現波動,尤其股市及消費相關產業受到壓力。中期(半年內)來看,若停擺持續延長,將對整體經濟動能和消費信心造成更大拖累,可能影響資本支出與勞動市場。儘管過去停擺結束後經濟能逐步回復,但本次政治分歧深刻,後續協商進展與潛在政策調整將成關鍵參考指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