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,川普宣布對所有進口美國鋼鐵徵收 25% 的關稅,並預計與各國進行一對一談判。但由於關稅政策的實施步調比預期緩慢,美國 S&P 500 指數在大型科技股的助攻下上漲 1.47%,收於 6114.63 點。
債市方面,儘管通膨數據再次走升,但市場普遍認為多屬短期因素所致,且對等關稅尚未立即落實,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仍維持在 4.47% 左右,美元指數則進一步下滑至 106.7 附近。
上周重點經濟數據回顧
台灣PMI: 1 月 PMI 為 48.7(前 50.8),終止連續 2 個月擴張。從組成指數來看,新訂單 49.7(前 50.9)與生產指數 45.0(前 52.1)皆至緊縮區間 ,反映出農曆新年提前拉貨效應消退,以及年假使工作時間減少等季節性因素導致有所放緩。
聘僱指數50.8(前51.5)略為下滑,但仍連續擴張 9 個月;庫存 46.5(前 47.4)連續 23 個月緊縮 ,整體庫存控制得當;客戶庫存 45.3(前44.5)同樣保持緊縮,新訂單減客戶庫存僅略跌至4.4(前6.3),顯現製造業需求仍具一定韌性。
而整體製造業對未來 6 個月的展望重返擴張區間,中斷連續 4 個月的緊縮走勢。不過,此次調查是在美國總統川普發表關稅言論前就已完成,受訪企業更多關注中國汰舊換新和美國基建相關需求,未來的樂觀程度能否延續,仍有賴關稅政策實施的進展。
美國 CPI:1 月份 CPI 年增 3.0%(前 2.9%),連續 4 個月走升,月增 0.5%(前 0.3%);核心CPI年增3.3%(前 3.2%),月增0.4%(前 0.2%),皆超出市場預期。
從細項來看,本次主要由能源、蛋類、二手車與汽車保險價格推動,但大多是受到短期或季節性因素影響,比如冬季嚴寒導致燃油需求增加、禽流感使蛋價飆高、以及加州野火造成二手車和保險費用上漲等。
而與住房服務相關的住宅租金及屋主等值租金年增仍持續回落,顯示核心通膨的主要阻力仍正緩慢先退。預期整體通膨還是會因新約租金持續到來,以及國際原油價格承壓之下而緩慢回落。
美國零售銷售:1 月零售銷售年增 4.2%(前 4.4%);月增 -0.9%(前 0.7%),低於市場預期的 -0.2%,並創下近 2 年新低。在 13 個商品類別中有 9 個在本月出現下跌,其中汽車 -2.8%(前 0.9%)、家具與居家用品 -1.7%(前 1.9%)和運動用品 -4.6(前 3.2%)跌幅較大。
排除汽車和加油站後的核心零售銷售年增為 3.9%(前 3.9%)、月增 -0.5%(前 0.5%),而進一步排除食品服務和建築材料銷售的控制組核心零售銷售年增 3.8%(前 4.1%)、月增 -0.8%(前 0.7%)。
儘管 1 月零售銷售顯著下滑,但部分原因可能來自加州野火與冬季嚴寒,抑制了實體商店的銷售動能;此外,尤其在汽車與電子產品相關類別,關稅政策帶動的提前消費需求亦有所消退。然而,在利率維持高檔且通膨持續走升的背景下,仍不能排除消費意願真實受到抑制的可能性,後續仍需關注零售銷售以及個人消費支出(PCE)能否延續去年的韌性表現。
本周重點關注數據
聯準會會議紀要(2/20):聯準會於 1 月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於 4.25 ~ 4.50%。近期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多次公開表示,由於經濟成長強勁且勞動市場保持穩健,同時政策限制性已較去年有所降低,因此未來放慢腳步觀察當前利率水準對經濟的影響是合理的決策。
本次會議紀要重點主要觀察聯準會對通膨前景,以及隔夜逆回購交易量(ON RRP) 截至 2/14 僅剩 580 億美元左右,即將耗盡之際對縮表進程的看法。
日本CPI(2/21):雖然去年 12 月日本 CPI因能源和米類價格大幅上升而飆破 3% ,但隨著能源補貼政策將於 1 月重新啟動,市場預期剔除食品後的核心CPI的上升速度預計將有所放緩,年增達3.1%(前3.0%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