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財務省於 2 月 19 日公布 1 月貿易數據,日本 1 月出口為 7.86 兆日圓,年增 7.2%(前 2.8%),雖略低於市場預期的7.6%,但仍連續第 4 個月成長;進口為 10.62 兆日圓,年增 16.7%(前1.8%),貿易餘額為 -2.75 兆日圓(前 1309.4 億日圓),繼上個月短暫轉正後又再次轉負,並創下近 2 年來最大逆差。
從商品結構來看,1 月出口成長主要由交通運輸設備帶動,其中占比最大的汽車出口大幅反彈,年增達10.5%(前-5.9%),貢獻整體出口年增1.7 ppts。
相較之下,此前表現較佳的機械設備與電子機械設備則明顯放緩,分別僅剩 0.8%(前 3.7%)與 -0.6%(前 4.7%)。其中半導體等電子零件年增放緩至 2.2%(前 6.5%),而半導體製造設備更是進一步出現衰退,年增大幅滑落至-1.6%(前10.6%)。
觀察各地區別表現,對中國出口年增繼續下滑至 -6.2%(前-3.0%),除了延續中國經濟較為疲軟之外,可能也再次反映日本持續配合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。出口至中國的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年增大幅下滑至-13.6%(前6.4%),而半導體機械設備金額更是直接砍半,年增再跌至-20.8%(前-10.4%)。
在1月底時,日本當局更是宣布要加強對先進半導體、量子電腦等多個品項進行出口管制,並預計在 5 月底實施。中國商務部則表示這將有損兩國企業之間的正常交易以及利益,未來將會進行相應的必要措施。
日本對美國出口年增則反彈至 8.1%(前-2.1%),其中汽車出口更是扭轉了過去的疲態,其年增大幅跳升至 21.8%(前 -6.8%),反映在川普潛在關稅衝擊本景下,美國對汽車的需求可能被提前釋放。
而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在 1 月達 4,770 億日圓,去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則創下歷史第 5 高的 8.6 兆日圓,這樣的趨勢很有可能不斷加劇美國對日本長期貿易逆差的不滿。
川普當局正持續祭出更多關稅措施,目前已宣布要在 3 月對鋼鐵和鋁相關進口商品徵收 25% 關稅,並準備逐一向各國進行對等關稅談判。昨(18)日,更進一步宣布要對汽車、半導體以及藥品進口徵收 25% 或更高關稅,且最快會在 4 月 2 日就公布相關細節。
而汽車作為日本出口的重要組成,對美汽車出口更是佔所有汽車出口近 4 成左右。若汽車關稅迅速落實,恐將對日本汽車產業乃至整體經濟造成衝擊。而日本當局也正力圖在鋼鐵和鋁關稅方面爭取豁免,並與美國協商對等關稅政策的細節,以盡量減少此類措施對日本經濟可能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