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10 月底,川習會即將於 10 月 30 日在韓國釜山舉行。雙方於 10 月 25 日至 26 日在吉隆坡經過多輪經貿談判後,達成多項重要共識,包括美國暫緩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% 關稅,並延長貿易休戰期至 2025 年 11 月 10 日後再行評估;中國則同意延後一年實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,以降低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。此舉顯示貿易緊張情勢有所緩解,創下近半年以來最為正面的談判氛圍。
此外,雙方合作議題擴及農業、執法及科技領域。中國承諾恢復採購美國大豆,象徵農業往來回溫;美方則要求中國加強打擊非法化學品(特別是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原料)之出口,以深化執法合作。科技與數位貿易亦為焦點之一,雙方針對 TikTok 交易案及科技產品出口限制持續磋商,預計在即將登場的川習會上做出最終決定。儘管談判氣氛正面,但包括台灣議題與技術轉移等戰略層面的爭議,仍使部分機構(如麥格理)對全面解決方案保持觀望態度。
綜觀此次會前談判成果,雙方在關稅與出口管制上已取得初步進展,為緩解貿易緊張開啟新契機。短期內( 1–2 個月),市場預期雙方有望在川習會中就 TikTok 交易案與稀土出口規範達成具體協議,進而影響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供應鏈動態。中期(半年內)展望方面,若雙方持續推進貿易與科技領域的妥協,將有助於美中經濟互動回升及全球供應鏈穩定。然而,戰略與政治層面的挑戰依舊存在,全面性協議仍需時間醞釀,潛在政治風險不容忽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