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,川普政府宣布暫緩對等關稅政策90天,僅再對中國加徵關稅至125%,而中國亦宣布對美國進口關稅提高至125%,並表示未來美國再加徵任何關稅將不再理會。利空鈍化之下,上週遭大量拋售之股票反彈,並帶動 S&P 500 回升 5.70% 至 5,363.36 點。
債市方面,由於市場對美國信用銳減,同時避險基金發生基差交易爆倉和大量去槓桿,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彈升近50個基點至4.5%左右,而美元指數在日幣等避險貨幣升值之下跌破100大關,收於99.783。
上周重點經濟數據回顧
美國 CPI:3 月份 CPI 年增率為 2.4%(前 3.0%),連續兩個月下滑,月增 -0.1%(前 0.2%);核心 CPI 年增 2.8%(前 3.1%),是自 2021 年春季以來首次低於3%,月增則為 0.1%(前 0.2%),雙雙低於預期。
此次能源、休閒娛樂、機票與汽車保險價格顯著走跌拉低了整體通膨。而核心通膨占比最大住宅服務價格亦創下了自 2021 年以來11月以來新低,顯現核心通膨的主要阻力持續消退。
雖然3月針對鋼鐵和鋁加徵25%關稅,以及對中國加徵20%關稅已經實施,但從此次通膨數據的走低來看,關稅似乎仍未傳遞到消費者價格。然而,這很有可能反映出了消費者支出能力因對未來前景惡化所致。
目前中國和美國已對彼此加徵高達125%和145%的關稅,同時美國亦對全球再加徵10%關稅,若企業無法抗衡成本壓力並選擇轉嫁消費者,很有可能導致核心商品重新升溫,並再更進一步減弱消費支出力道。
聯準會會議紀要:在 3 月份的紀要中,聯準會官員表示雖然住房服務價格持續降溫,但核心商品受關稅預期影響恐已出現升溫,並且可能存在持續性。然而,部分官員認為家庭超額儲蓄用盡、移民受限或抑制租屋需求,通膨上行可能會有所限制。
在就業市場方面,官員普遍認為勞動市場仍維持平衡。然而,聯邦支出削減已開始波及政府承包商、大學及醫療機構,部分仰賴與政府合作的企業已報告裁員或凍結招募。
整體而言,在關稅政策仍具不確定性下,聯準會認為勞動市場以及經濟成長的下行風險已經擴大,同時通膨的前景也更加模糊不定,因此目前繼續維持觀望的態度會是合理的策略。
中國CPI: 3 月CPI 年增為 -0.1%(前-0.7%),連續第2個月呈現通縮,月增則為 -0.4%(前-0.2%);核心 CPI 年增為0.0%(前-0.2%)、月增0.5%(前 -0.2%)。從組成來看,食品價格月增-1.4%,佔整體月增幅 6 成左右,反映天氣回暖後生鮮食品供給回復充足狀態。
而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下,價格月增回升至 -0.4%(前-0.9%),但排除1-2月錯月影響來看仍呈現下滑趨勢。服務價格亦呈現同樣趨勢,月增為 0.4%(前-0.3%),其中非必要的相關價格持續下滑,機票以及旅遊價格分別再下滑11.5%和5.9%。
整體而言,此次中國 CPI 回升主要還是反映春節錯月因素消散,儘管核心通膨出現回溫跡象,但 PPI 仍連續第 30 個月衰退,通縮狀況依舊仍未改善。而在中美貿易戰的威脅以及房地產市場仍未好轉下,中國政府擴大政策寬鬆或刺激力道已越加急迫。
本周重點關注數據
中國GDP:由於過去三個月受全球貿易戰升溫影響,全球廠商搶先備貨,而受關稅政策影響最大的中國,亦出現搶出口效應。與此同時,在中國政府加倍以舊換新政策帶動零售銷售回溫之下,市場預期中國第一季 GDP 年增將達 5.2%,惟可持續性仍待觀察。
美國零售銷售:雖然近期關稅政策的頻繁變動導致消費者信心惡化,以及股市的大幅下跌可能限制消費者的支出意願。但考量非農就業仍然穩健,且汽車關稅在 3 月底生效,對等關稅在4月初宣布,因此市場預期零售銷售在耐久財提前購買的推動下,月增將達1.4%(前0.2%)。
歐洲央行利率決議:儘管上次會議歐洲央行暗示連續降息已經進入尾聲,且川普於上週暫緩對等關稅90天,但考量鋼鐵、鋁和汽車仍維持課徵25%關稅,因此在經濟仍存衰退風險之下,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會再次降低存款機制利率 25 個基點至2.2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