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加徵關稅影響擴大,台日韓製造業PMI再陷萎縮,歐元區逆勢回溫

作者 ariachiang

2025-09-02

2025 年 8 月,受美國於 8 月 7 日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影響,亞洲主要出口國台灣、日本及南韓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持續低於 50,顯示製造業景氣持續緊縮。台灣 8 月 PMI 為 47.9,較 7 月 47.8 微增 0.1 個百分點,但仍創 2024 年 4 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;日本 8 月 PMI 終值為 49.7(初值 49.9,7 月終值 48.9),已連續兩個月低於 50 榮枯線;南韓 8 月 PMI 終值為 48.3(7 月終值 48.0),持續連七個月低於 50 榮枯線。相較之下,歐元區 8 月 PMI 終值為 50.7(初值 50.6,7 月終值 49.5),首度三年來恢復擴張狀態。

  • 台灣 8 月 PMI 續跌至 47.9,顯示製造業活動持續萎縮,且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降至 37.6,為連續五個月緊縮,反映業者對未來營運信心低迷。
  • 日本 8 月製造業 PMI 雖較 7 月終值 48.9 回升至終值 49.7,但仍低於榮枯分界 50,海外新訂單創 2024 年 3 月以來最大跌幅,主因中國、歐洲與美國需求疲軟。
  • 南韓製造業 PMI 為 48.3,雖較 7 月 48.0 略升,但仍連續七個月緊縮,出口訂單自美國關稅政策宣布以來跌幅加劇。
  • 美國關稅政策加上中美競爭壓力,使這三國製造業面臨雙重打擊,部分企業提前出貨帶來短期數據改善,但後續出口與獲利仍承壓。
  • 歐元區 PMI 則反映經濟意外回暖,達 50.7,為近三年首次突破擴張門檻。

總結來看,2025 年 8 月亞洲出口主力台、日、韓製造業因美國對等關稅及全球經濟疲弱,持續陷入景氣緊縮,PMI 指數低於 50 現象已成常態,企業對未來展望偏向保守。相較之下,歐元區經濟走出谷底,恢復擴張。未來數月,亞洲製造業出口動能可能因關稅轉嫁成本及需求減弱而進一步受限,而美國 9 月 2 日即將公布的 ISM 製造業指數與 18 日聯準會利率決策,將是市場評估全球經濟走向的重要指標。